- · 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基本問題》出版報告會舉行[11/25]
- · 全國出版學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研討會在京舉行[11/23]
- · 首屆上海國際網絡文學周開幕[11/18]
- · 2021年度黨報黨刊發行工作視頻會議在京召開[11/17]
- · “鳳凰引讀者”學生閱讀項目在南京啟動[11/17]
- · 《于友先出版工作選集》面世[11/16]
- · 第35屆全國少兒社社長年會在滬召開 圍繞高質量發展做好少兒思想引領工作[11/16]
- · 2021年北京圖書訂貨會將于1月14日開幕[11/11]
倫理和心理學視角下的新聞實踐解析——評《記者心語新修:職業倫理與心理取向》
作者:李靜
摘要:在社會轉型發展的關鍵期,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的新聞事業也開始成為全新的矛盾體。記者的職業精神、心理訴求與新聞單位追求經濟效益的目標經常會發生沖突,記者職業倫理的"滑坡"和道德失范問題的嚴重,都動搖了記者安身立命的根本,并為記者這一特殊群體帶來了巨大壓力。面對全新的挑戰,記者該如何進行職業倫理的自我建構,如何強化倫理自覺,已經成為擺在每一個記者面前的現實問題。由江作蘇、黃雪瑩著,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
上一篇:對我國新聞傳播教育的理性探索和前沿思考——評《三思新聞教育》
下一篇:社交媒體背景下我國信息流廣告設計傳播路徑研究——評《廣告傳播學》